第132章 往后不必再受饥饿之苦(2 / 2)

他苦笑:“恐非所有世家愿赴江夏,难免得罪一些人。”

“更兼此举,江东孙权那边亦难交代。”

诸葛亮淡然一笑:“此乃无奈之举,曹操奸诈,我们只能有所取舍,方能自保。”

“否则,损失更重。”

刘备叹道:“也只能如此,望至江夏后能早日安定。”

“主公放心,我自当竭力相助。”

诸葛亮笑言。

“嗯,届时还望军师与士元多操心。”

刘备点头嘱咐,“军师即刻筹备,越快越好。”

我计划先平息庐江世家的情绪,然后迅速动身前往江夏,以稳固局势。

“我明白了。”

诸葛亮行礼接受命令。

三日后,正午。

刘备带领一万大军,携大量粮草辎重及世家子弟,率先向江夏进发。

因甘宁已将江夏城内粮草转移,他必须从庐江调配资源来维持稳定。

至于庐江空虚后江东的反应,他并不担心。

江东六郡富饶,粮食无忧。

他此次暂借庐江资源,待江夏稳定、粮食充足时,定会归还江东。

突然,一名斥候骑马疾驰而来,大喊:“主公,前方有江夏百姓,欲呈上万民书。”

刘备听后,又惊又喜。

来不及整理衣装,便急忙骑马前往。

万民书关乎他的声望,他岂能不重视?

想当年治理徐州时,也曾获百姓赠予万民书,自此声名大噪,仁义之名远播。

如今未到江夏,万民书已至。

可见江夏百姓对他寄予厚望。

想到此,刘备内心激动不已。

若百姓皆如此,民心自安。

刘备之名,也将再次传扬四方。

不久,在探子的引领下,刘备见到三位略显疲惫的老人。

他们身旁有辆牛车,黄牛瘦弱,令人心生怜悯。

刘备心生怜悯,吩咐随从:“取些热汤来。”

“遵命。”

随从离开后,刘备下马,稍作整理,快步走向三人。

“拜见刘皇叔!”

三位老人一见刘备,连忙行礼。

“不必客气,三位如此礼遇,让我惶恐。”

刘备笑着扶起他们,正色道:“左将军刘备,拜见三位老丈。”

论年龄,三人足以做他长辈,表示敬意理所应当。

更重要的是,这能彰显他爱民的形象。

果然,此举让三人十分高兴。

“早就听说皇叔仁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确实,此行极为明智。”

“有了皇叔的庇护,我们往后不必再受饥饿之苦。”

三人笑声连连。

刘备心中暗自高兴。

“三位一路辛苦,请先稍作休息,热汤已备好,饮毕我们再继续前行。”

刘备说道。

一提到热汤,三人眼中放光,仿佛看见了美味佳肴。

咽了咽口水,其中一人走到牛车前,抱起一卷白布,躬身道:“皇叔,这是江夏百姓联名呈上的万民书,请您务必笑纳。”

“这……这怎敢接受?”

刘备嘴上推却,手却已接过,同时道,“布帛颇重,还是让我来拿吧。”

刘备将白布抱在胸前,匆匆一瞥,只见签名密密麻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