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稍有迟缓,恐生民怨(1 / 2)

('果真是万民书。

有此书,治理江夏便无忧了。

不久,热汤送至。

三位老者双手捧碗,大口喝起来。

“别急,不够我马上让人再添。”

刘备注视着三人,满脸关切。

三碗热汤下肚,他们才停下,满意地拍着肚子。

随后,三人竟一同跪下。

“皇叔,请您救救江夏百姓吧。”

见此,刘备微微皱眉,连忙上前扶起。

“老丈为何如此说?”

刘备疑惑地问。

“皇叔,您会帮我们吧?”

三人望着刘备。

“当然。

我现为江夏太守,你们都是我的子民,怎能置身事外?”

“起来说话,无论何事,我都会竭尽全力。”

刘备刚收到万民书,心情愉悦,不假思索便许下承诺。

“皇叔,真是大仁大义之人啊。”

三人感激涕零,随即向刘备诉说:

“城内百姓粮食将尽,我们……我们已饿了一天。”

“此次送来万民书,只盼皇叔能运粮至江夏,解救数十万饥民。”

什么?

刘备惊愕!

百姓怎会缺粮?

江夏土地肥沃,向来是储粮要地,粮价低廉,家家应有余粮才对。

为何会变成这样?

老者察觉刘备之忧,摇头叹息:“曹军撤时,高层夺民粮,今食变银布。”

“有钱难购粮啊!”

“幸得皇叔归,百姓有望免饥。”

言罢,三人释然,期盼望向刘备。

“皇叔必解我等粮荒?”

刘备望三人期盼之目,心头一晕。

手中万民书,愈发沉重,似非书,乃百姓姓名所书之债。

此债,他敢索否?

欲弃书遁走,然何以对百姓?

“此乃狠招,祸及民生,阴毒之计!”

刘备痛至极点。

江夏数十万民之粮,开销巨大。

一念及此,他不禁寒战。

且送粮至江夏,不可市价售民。

为何?

他是仁义刘皇叔。

市价售粮,必遭民怨,损其名。

故,只能低价售粮。

庐江粮价比江夏高三成,加之运输成本,更是高昂。

低价售粮,岂不亏大本?

刘备心崩。

知甘宁取江夏粮,特从庐江调粮以备民需。

未料甘宁狠辣,高价购民粮,用江夏府库之金,转粮至江陵。

此举毒辣。

经此,首批粮草,储备无望,恐难供江夏民。

难!

真难!

刘备眉紧锁,纠结不已。

“皇叔?”

三位长者轻声呼唤,刘备恍若从梦中惊醒。

他望向三人,勉强挤笑:“三位请先安歇,我有急事需速决。”

言罢,刘备转身疾行,只留背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