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淤泥中的龙王神像!【求月票】(1 / 1)
第199章 淤泥中的龙王神像!【求月票】
叫喊声吸引来不少工人,大家凑在挖开的深坑四周,看到下方挖出来一个黑漆漆的石雕龙头,个头比挖机的铲头小不了多少。
老黄嗷嗷叫的冲下来,看到龙头的样子,当即一拍大腿:
「完了,文物局那帮子人不定要在这折腾多久呢。」
周易拿着罗盘测了一下,确认指针抖动跟这尊龙首石雕有关,顿时松了一口气:
「石雕周围全是烂泥,没有一点文物研究价值,问题应该不大,倒是这石雕,得赶紧想办法拽出来。」
工地最不缺的就是起重机械了,很快一台履带吊就开了过来,巨大的锁钩垂落到深坑里,几个工人将吊带缠绕在龙首下方,两台挖机在下面用力向上托,一尊差不多有三米高的龙首石像,就这样缓缓的从泥潭里被拽了出来。
石像刚离开淤泥,天上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周易疑惑的抬头看看天,又盯着那尊龙首石像端详一会儿,猛然想到道经中曾提到一句话:
【龙王脱困,天降甘霖】
这尊龙首石像,不会是本地的龙王神吧?
想到这里,他冲老黄说道:
「赶紧把镇上的负责人喊过来,有镇志的带上镇志,要是顺利的话,我说不定能赶在文物局来临之前,帮你们把这事儿料理明白。」
对老黄他们来说,什麽都没赶工期重要,只要不耽误工期,一切都好说。
清水镇这一段的项目经理开始打电话,几个施工员也开始联络各自的熟人。
武媚娘从车里拿了一把伞,跌跌撞撞的来到下面,站在周易身边帮他撑着,而自己的半个身子却都被雨淋着。
周易一看,接过伞,往武媚娘身边站了站。
两人穿着道袍共处伞下,在这细雨朦胧的夏日,像是一幅画似的,有种无可言说的美感。
「仙长,这尊石像是神物吗?」
周易说道:
「现在还不敢确定,等会儿先把上面的淤泥冲掉,再贴几张符,让石像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履带吊将石像吊到最上方的空地上,几位挖机手继续挖掘,得把深坑里的淤泥全部清出来,才能一层层的回填路基。
另外大家还想看看有没有别的东西了,免得文物局的人过来,会再次刨开。
石像吊上去后,周易和武媚娘也去了上面。
整座石像大概一丈高,龙首人身,手捧玉笏,做朝臣打扮……这是龙王神像的经典装扮,各地的龙王庙,大部分都是这种造型。
几个工人扯来水管,冲周易问道:
「道长,能冲洗吗?」
周易点了点头:
「能,尽量把淤泥冲乾净……你们是清水镇人吗?这里以前有没有龙王庙?」
要是能证明以前有龙王庙,那就可以原地建庙了,把龙王石像请进去,继续保境安民,正好旁边就是大型水库,有龙王在,以后大概率不会再出现溺水情况了。
几个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但这里有没有龙王庙却不清楚:
「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去水库的面积是现在的好几倍,整个清水镇都是水,龙王庙倒是没听说过,不知道镇政府有没有相关资料。」
这座水库周易倒是很清楚,兴建于五十年代,为邑阳市防洪防汛丶调水抗旱立下过汗马功劳。
要是有龙王庙,会是毁在什麽时候呢?
那群邪修故意让高速公路在这里绕一下,是为了镇压龙王的神像吗?
感觉这里面藏着秘密啊!
苦思冥想时,镇上的人来了,一位戴眼镜的老人,看起来像个退休老师,捧着一本书,上面印着《清水镇志》四个字。
旁边的人介绍道:
「这是我们清水镇档案室的刘老师,听说这里挖出了龙王像,就跟着一起来了。」
周易冲他打了个招呼:
「刘老师,镇志上有记载龙王庙吗?」
有龙王像,就应该有龙王庙,只要镇志上记载,就可以进行重建……国家原则上不允许新建庙宇,只有证明这个地方曾经存在过庙宇,才能复建。
这位刘老师推了推眼镜说道:
「没龙王庙,但有这尊龙王像的记载。」
说完,他就要翻开怀中捧着的镇志,老黄赶紧帮他打伞,生怕镇志被淋湿了。
刘老师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段话:
「大明万历三十九年春,中原暴雨,洪水肆虐,知府立龙王像于清水驿……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清水镇的清水二字,不是【清澈见底】的意思,而是清一色全是水。最早的驿站名已经不可考证,万历三十九年因暴雨改名清水驿,后来水退了,驿站周围的住家户越来越多,清水驿就变成了清水镇,逐渐发展起来了。」
我靠,这尊石像还真的有来头啊?
周易问道:
「那这尊龙王像咋就沉到地底下了呢?」
刘老师又往后翻了几页说道:
「龙王像始立之初,香火鼎盛,洛川之地的百姓来往不绝。崇祯年间,中原连续多年大旱,龙王像逐渐没了香火,无人祭拜,直至荒废。鞑子南下后,神州陷落,龙王像消失无踪,数代人无处可寻。」
念到这里,刘老师抬头看着三米多高的龙王像说道:
「镇志我读了很多遍,一直以为龙王像只是胡诌的,没想到居然真的存在。」
从明末到现在,将近四百年了,龙王石像终于再次露面了。
一个文化所的领导凑过来问道:
「明朝万历年间的石刻,还这麽大,这是文物吧?咱是上交给市博物馆,还是集合乡亲们修建一座龙王庙供起来呢?」
好不容易有了个上年份的文物,谁都想留在镇上,让年轻人认识一下清水镇璀璨的历史。
老黄很支持这个想法,他甚至表示修庙的话,项目部可以捐一些钱……只要不耽搁工期,一切好商量。
但这事儿大家不太擅长,最终一起看向了周易。
全场就他和武媚娘穿着道袍,看起来像是圈内人。
周易说道:
「从玄学的角度来说,龙王有保境安民的职责,假如给这座石像修一座小庙,重新供奉起来,清水镇以后遭遇水患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龙王是管水的,清水镇这个名字中正好有水,跟龙王非常契合。
大家一听,就知道该怎麽做了。
老黄问道:
「周道长,修这麽一座庙,得多少钱啊?」
周易说道:
「只要地不要钱,花费不会太多,也就修小庙和开光两部分……龙王庙不需要太大,一间屋子就行。」
老黄懒得计算:
「八万够吗?」
「够,绝对够,甚至用不完。」
神像是现成的,只需要重新开光就行,相对来说,比三里庄的土地庙简单很多。
一听这费用,老黄表示这钱项目部出了,但镇上的人不太愿意,也想向龙王表示表示。
他们通过微信和电话,很快就拉来了好几万块钱的捐款,基本上都是镇上的水产大户和种植大户……这麽一个巴结龙王的机会,千载难逢,可不能错过!
他们商量时,下面的淤泥已经清理乾净,周易又去看了看,只有石像附近是淤泥,别的地方都是干土,跟小时候在乾涸的河道里挖泥鳅鳝鱼一样。
淤泥里什麽都没有,让几个准备挖金银的挖机师傅很是失望。
周易拿着罗盘测了一圈,没发现任何异常,他冲挖机师傅说道:
「可以回填了!」
再次回到地面,雨已经停了,镇上的人凑了七万八千块钱,老黄代表项目部又加了一万,一共八万八千块钱,全部交到了周易手中:
「周道长,龙王庙就定在水库旁边的湿地观光公园中了,具体位置你可以随便选,庙的样式和开光,就拜托你了。」
工地有自己的商砼搅拌站,混凝土不需要额外购买,别的方面有什麽需要,镇上也会提供便利。
周易没想到自己突然从道士变成了包工头,当即上车去选择龙王庙的位置,至于手续什麽的,镇上的领导会补全。
选完地址,龙王神像也已经冲洗乾净,背后有一行「始刻于大明万历三十九年仲春」的刻字,所有人都凑过来拍照。
周易在石像身上贴了几张符篆,在淤泥中呆了几百年,石像容易沾染淤泥的腐朽之气,所以要趁着没开光之前驱除乾净。
不过该说不说,在淤泥中浸泡这几百年,让原本的青石神像变成了黑色,看起来威风凛凛,非常有气势。
周易用黄绸布把石像一层层包裹起来,开光之前,神像暂时不能打开查看。
他忙活时,已经有人来摆供品了。
老黄喊来一台平板车,把神像转移到了修庙的位置,等庙修好,再挪进去,这样就可以开光了。
下午五点,周易和武媚娘开车返回云雾山。
本以为是个小活儿,结果没想到忙碌了一整天,不过收入还不错,抛开建庙的费用不说,项目部又额外给了五千块钱,算是劳务费。
上山时,武媚娘说道:
「上个月咱们让土地神重现人间,如今又拯救了水龙王,下一步是不是该山神庙和城隍庙了?」
周易笑着说道:
「随缘就好,不用太刻意,该遇到时,命运会推着咱遇到的。」
到了山上,他来不及喝水,赶紧打开黑色记事本,翻看起了今天的收获:
【救助龙王脱困,神像重现人间,功德+8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