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小棉袄劝谏,李世民红温!【求月票(1 / 1)

第198章 小棉袄劝谏,李世民红温!【求月票】

邑阳市北四十公里,清水镇高速公路项目部,周易刚把车拐进去,老黄就一脸热情的迎出来,顺手塞了个五千块钱的红包。

早上他联系瞎子的时候,瞎子着重说了要多给一些报酬,不能耍心眼。

周易是修功德,需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瞎子担心他脸皮薄不好意思要劳务费,所以就提前给老黄通了个气。

五千块钱的上门费到手,周易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

「就不寒暄了,直接带我去工地吧。」

与其在项目部听领导们讲解情况,不如直接去现场勘察,是不是玄学方面的问题,用罗盘比划两下就能看出来。

老黄就喜欢周易这种痛快劲儿,赶紧招呼几个人开车领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事发地而去。

出问题的工地在一座大型水库旁边,高速公里擦着水库过去,需要填一部分水库的浅滩做路基。

浅滩部分距离水面有一定距离,连挡水坝都不能做,直接往下挖就行了,一直挖到硬底再一层层做基础。

刚开始整个工程非常顺利,但前些天,原本已经通过验收的基础部分,突然开始向外渗水,虽然量不大,但工程等于报废了,需要重新挖开。

结果挖开后,下面一切正常,甚至连水泥混合层都好好的,根本没有任何过水的痕迹。

这下,整个工地慌了神,不少工人都怀疑得罪了神仙,让项目部摆上供品道歉。

但摆了供品,放了鞭炮后,基础依然没任何改观,填平就开始渗水,挖开就一切正常。

无奈之下,这边的项目经理把老黄请了过来,老黄怀疑是挖机的问题,昨晚连夜将赵伟的挖机调了过去,几个司机轮番工作,在渗水的地方挖了一夜,什麽问题都没有,但回填后,基础上方很快又变得湿润起来。

周易有种听民俗小说的感觉:

「当时为啥非要擦着水库修啊?设计时就不能躲过去吗?」

老黄小声说道:

「当初设计时,风水民俗协会的谢会长说,跟水库挨的近一些,能带动风水……国内好多大型项目,都有玄学层面的参与,没想到这次不灵了。」

周易:「……」

找一群邪修当参谋,能灵才怪呢。

他带上法器,和武媚娘来到施工现场,先站在拦水坝上用罗盘测了一下,发现指针摆动有问题,每次飘过路基某个点时,指针就会小幅度抖动一下。

武媚娘小声问道:

「这是何故?需要敕封福地吗?」

周易看着指针抖动的幅度说道:

「不像是脏东西,也不是邪祟之类,但确实是玄学层面的问题,我先下去看看,找找原因。」

他顺着工人踩的便道小心来到路基上,很快就见到了渗水的部位。

赵伟的挖机这会儿在上面加油,下面空无一人。

周易先凑在挖开的地方用罗盘试了试,指针抖动的幅度变大了,但周围既没有阴气,也没有邪祟出没的痕迹,反而萦绕着若有若无的神圣感。

「这是怎麽回事?挖到水晶宫了?」

周易不明就里,道经上也没提到过类似的内容,他又用别的法器占卜一番,还拿出天蓬尺敲打几下。

经过法器的探测,里面确实没有任何阴邪之气。

既然不是脏东西作乱,那就是别的问题了……周易冲老黄摆了摆手说道:

「让挖机下来,顺着这个地方向下挖,东西就在下面,挖出来就没事了。」

老黄好奇的问道:

「啥东西啊周道长?」

「现在还不能确定,但绝对不是脏东西,不会遭报应,参与挖掘说不定还会有福报呢。」

他故意说得很大声,原本对开工有抵触的工人们,这下变得积极了起来。

四五台挖机接连下去,交替着从渗水的地方向下挖掘。

周易拿着罗盘站在一边,通过指针的抖动判定距离,整个工地轰鸣声四起,老黄默默祈祷起来:

「千万别是文物丶千万别是古墓丶千万别是古战场……」

另一边,大唐贞观世界。

李世民下了早朝,跟女儿李明达吃完早餐,来到两仪殿批阅奏摺,看着看着,他被一封奏摺难住了。

一个西域客商在西市附近醉酒伤人丶强抢民女,被长安县衙羁押,这两天不断有官员求情,有的说要从轻处理,彰显大国气度;有的说番邦野人不懂礼数,用不着小题大做……

长安西市有不少定居在此的胡商,他们定期在西方寺院聚会,跟不少朝臣都有着密切的往来。

看着朝臣的奏摺,李世民有些为难,既想彰显律法,又不想跟群臣搞得太僵。

正犹豫着,李明达端着一碗冰镇过的银耳绿豆汤走了进来:

「今日天热,父亲快喝了解解暑。」

见到宝贝女儿,李世民心情立马变得愉悦起来,他接过银耳绿豆汤,还没喝到嘴里,心里就打翻了蜜罐一样甜。

心情一好,他就有了考校女儿的想法:

「兕子,这有封奏摺,你替为父看看,该如何回复。」

「遵命。」

李明达跪坐在一旁,双手捧起奏摺认真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小丫头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百官皆言自己是百姓的父母官,可如今百姓受了委屈,他们却要求大度,哪还有半点为民请命的本分?」

这话让李世民忍不住笑了:

「兕子,此种涉及番邦的大事,不能意气用事,要有大国气度。」

小丫头并不认同老爹的话:

「父亲,女儿尚小,不懂什麽大道理,亦无气度可言,女儿只有一个问题,若这位番邦胡商强抢的是我,您也会如此大度的表示既往不咎吗?」

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就肉眼可见的红温了,原本笑呵呵的脸庞,顿时变得怒不可遏,什麽大国气度全都忘得一乾二净。

李明达放下奏摺,搂着老父亲的肩膀说道:

「您是一国之君,我是您的女儿,那位被胡商强抢的女子,亦是您的女儿,如果一国之君不能为自己的子民出气,他日敌国来犯,又有谁为大唐拼命杀敌呢?」

这话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武媚娘之前就跟李世民说过,大唐在民族政策和开疆拓土方面不如大汉,当时李世民只觉得是对外宽容的缘故。

现在听了李明达的话,他这才反应过来,真正的区别是,大汉时期的番邦异族,不管什麽身份,都不敢强抢民女,反而经常被大汉抢。

所有疆域,凡是大汉占据的,异族就不能染指,从河西走廊到阴山地区,从东南疆域到东北诸郡,大汉一直奉行的都是先占据枢纽,再筑城移民的政策。

至于当地的异族,要麽迁走,要麽被杀,哪怕是边关地区,汉人依然是跟汉人生活在一起的。

这种强力挤压异族生存空间的做派,使得大汉哪怕灭亡了,依然对异族保有碾压性的优势。

李世民一口气将女儿熬制的银耳绿豆汤喝完,对李明达说道:

「女儿且去,此案为父会亲自审理,定会给那个女子一个交代!」

等李明达捧着碗离开,李世民当即把手中的奏摺摔在了地上:

「所有为胡商求情之人,一律罚俸半年,那个胡商侵犯我大唐女子,不知悔改,抄没所有财产,押解到西市斩首示众!」

旁边的中书舍人等官员,快速记录下来这些决定,刚要送到中书省审核,就被李世民叫住了:

「直接送门下省颁布。」

「陛下,若百官有上书反对者……」

「将他们女儿送到西域供异族亵玩!不为民做主,有何脸面称自己为父母官?」

很快,大唐中枢的各个部门就运转了起来,自立国到现在,非大罪不斩首,而这种斩立决的诏令,几乎是大唐首次。

所有人都在打听,受辱那位女子跟陛下是什麽关系,但最终什麽都没打听到,只知道陛下本要同意释放的,直到喝了一碗银耳绿豆汤……

中午,中书省紧跟着门下省颁布了一项新规:

「大唐境内之异族,不论使臣丶商贾丶亦或访学之士,进入大唐国境,必须遵守大唐律法,若有违背者,一律顶格处罚。」

除了这条督促胡人遵守法律法规的政令之外,胡商经常聚会的景教丶祆教等寺庙,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土地徵用令,要求这些教派尽快搬出长安城,以后禁止在城内建庙。

午时三刻,那位仗着有几个臭钱的胡商,在西市大街上被斩首示众,事后很多人都说他败给了一碗银耳绿豆汤,其实,是败给了父爱。

当李明达在两仪殿问出那个问题后,李世民甚至生出了御驾亲征中亚的念头……千古一帝也挡不住小棉袄的杀伤力啊!

大唐贞观世界磨刀霍霍向异族时,清水镇的工地上,几台挖掘机轮番向下挖了十几米深,只挖出一滩污泥,就在大家以为白忙活时,一台挖掘机猛然感觉挖到了硬物:

「下面有东西,感觉非常重,来来来,一起用力……」

两台挖机的大臂同时伸下去,再用力向上一掀,两只鹿角缓缓从污泥中冒了出来,侧面的挖机师傅看清样子,激动得嘴巴都瓢了:

「龙!龙!下面挖出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