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安顺迷雾(二)(2 / 2)

洪奎一愣,额角瞬间冒汗,急忙对身边秘书吼:“没听见吗?赶紧去!马上!”秘书吓得飞奔而去。

陈秋铭走上组长台。台上摆放着三个桌牌:蔡建原、洪奎、朱构。

“桌牌顺序错了。”陈秋铭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朱部长是检查组副组长,排序应在洪总前面,坐在蔡组长左手侧。洪总,您是主人,居右。”洪奎连忙亲自调整桌牌,手忙脚乱。

陈秋铭又俯身查看桌上摆放的矿泉水,发现品牌不一,摆放方向随意。“矿泉水请统一品牌,商标一律朝外,整齐摆放。”他声音不高,却让在场的粮库工作人员一片忙乱。

“洪总,”陈秋铭转向擦汗的洪奎,“请将会场座次图电子版发我一份。”

洪奎的秘书一脸茫然:“座...座次图?”

“就是标明组长台和台下每个座位对应姓名的示意图。”陈秋铭耐心解释,“我需要确认检查组成员和您方管理层的座次安排是否合理。”

秘书支吾着:“这个...我们没准备...”

“现在做,半小时内发给我。”陈秋铭的语气不容商量,又补充道,“另外,请提供一份准确的参会人员名单,要求除必要值班人员外,粮库全体在岗职工参会。我们要核对人数。”

接着,他提出要查看检查公告张贴情况。一行人来到粮库大门口,公告贴在门卫室旁的公示栏里,旁边挂着举报箱。陈秋铭仔细观察片刻,指着上方一个摄像头:“这个摄像头的角度需要调整,不能直接照射到举报箱区域,要保障举报人yingsi。”

洪奎连连称是,立刻吩咐人去办。

回宾馆的车上,小滕和王春雨都沉默着,似乎还沉浸在那高效得令人窒息的节奏中。陈秋铭闭目养神,脑中却在飞速运转:洪奎的表现过于紧张,甚至有些慌乱,这不正常。一个多年经营粮库的总经理,应对检查不该如此失态,除非...

回到宾馆,陈秋铭立即向蔡建原汇报了会场情况。蔡建原听完,感慨道:“秋铭啊,你这些细节要求,说实话,我以前从来没注意过。但听你这么一安排,确实感觉不一样了,专业!”

午饭时间,陈秋铭匆匆扒了几口饭,又找洪奎要来了他在会上的表态发言稿和朱构的主持稿。果然,两篇稿子同样是满篇空话套话。他提笔修改:洪奎的发言重点放在“端正态度、全力配合、立行立改”上,要求具体实在,避免空泛表态;朱构的主持稿则简化流程,突出会议严肃性。

修改完毕,他让小滕通知粮库重新打印,然后亲自示范如何准备会议材料袋:一份蔡建原的动员讲话、一份朱构的主持稿、一份洪奎的表态发言、一份清晰的座次图、一个笔记本、一支黑色签字笔,甚至还备了一包纸巾和一片消毒湿巾。“这些细节,体现的是工作的规范和用心。”他对小滕说。小滕认真地看着,眼神发亮。

下午两点半,检查组车队抵达粮库。此时的会场已然不同:崭新的正确会标悬挂中央,主席台桌牌、矿泉水整齐划一,座次图摆放在入口处显眼位置。参会职工已整齐就坐,安静等待。

会议开始。朱构照着修改后的稿子主持,流程简洁明了;蔡建原的讲话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台下不少人认真记录;洪奎的表态发言诚恳具体,不再是大话空话。整个会议节奏紧凑,秩序井然,原定一小时的会议四十分钟就高效完成。

散会后,检查组成员纷纷感叹:“这是我参加过最舒服的会!”“一点都不拖沓,该说的都说透了。”“看看人家这会场布置,这才叫专业!”

蔡建原特别走到陈秋铭身边,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秋铭,今天多亏你了!开门红啊!你这水平,真让人刮目相看。”

陈秋铭谦逊地笑笑,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人群。他看到洪奎正在角落擦汗,朱构笑着和蔡建原说着什么,但眼神却有些闪烁。他还注意到,粮库职工散场时,几个中层干部聚在一起低语,神色并不轻松。

细节决定成败。这场高效的会议,如同一次精准的亮相,不仅确立了检查组的专业权威,也在无形中给某些人施加了压力。陈秋铭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整理了一下手中的材料袋,对走过来的裴广达和王春雨轻声说:“好了,前台戏已唱完,接下来,该深入后台看真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