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民兵操典(1 / 2)
('府库渐丰,内政初定,外部威胁暂缓。然而,云芷的计算模型从未将安全感寄托于敌人的仁慈或一时的侥幸。黑风寨虽灭,但乱世之中,强梁辈出,缺乏一支真正可靠、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一切繁荣都将是镜花水月。
现有的武装力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李莽溃败后收编的少量残兵(纪律涣散)、临时招募的乡勇(缺乏训练)、以及墨尘掌握的少量核心护卫(战力尚可但数量太少)。这支混杂的队伍,打顺风仗、依托工事防守尚可,一旦野战争锋或遭遇逆境,极易崩溃。
军事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第一步,始于最基础的训练体系。
云芷再次闭门数日。这一次,她并非埋首于账册地图,而是沉浸在对现有兵源、武器装备、以及可能遇到的战斗模式的分析中。她的大脑如同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调取着之前防守战中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计算着最优解。
数日后,她拿出了一卷用工整小楷书写、并配有简单图解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五个字:《民兵训练操典》。
她将苏源、墨尘以及那名表现尚可的小队正召集到一起,将操典分发下去。
墨尘接过,只看了前言和目录,眼中便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苏源和小队正则还有些茫然。
“旧式练兵,耗时漫长,过于强调个人勇武与复杂技击,于我方现状而言,效率低下,不成规模。”云芷开门见山,点明初衷,“此操典之目的,在于最短时间内,将农夫流民,训练成可听令而行、基础阵战之兵。”
她开始阐述操典的核心原则,每一项都颠覆了传统的练兵观念:
“一、指令极简化。”她指着操典上的列表,“全军通用指令,缩减至二十条以内。如:集结、前进、止步、左转、右转、冲锋、撤退、坚守、变阵(仅数种基础阵型)…每条指令对应唯一鼓号或旗语,务必让最愚笨之兵也能听懂记牢。”
小队正瞪大了眼睛,以往练兵,光是各种复杂的号令就让人头晕眼花。
“二、动作标准化。”云芷继续道,“摒弃华而不实的个人武艺。重点训练:持矛突刺(仅三式)、挥刀劈砍(仅两式)、盾牌格挡(仅一式)、弩箭上弦击发(流程分解)。要求千百次重复,形成肌肉记忆,于战场上无需思考,听令即能做出。”
“三、阵型核心化。”她的语气加重,“强调‘阵’重于‘个人’。重点演练三种基础阵型:行军长蛇阵、防御圆阵、进攻锋矢阵。训练重点在于:如何快速变阵、如何在阵型中保持间距、如何相互掩护。个人脱离阵型擅自行动者,严惩不贷。”
“四、纪律绝对化。”云芷的目光扫过三人,“一切训练,最终服务于纪律。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令行禁止。战场之上,畏惧不前者,杀!擅自后退者,杀!扰乱阵型者,杀!唯有铁律,方能将散兵游勇凝聚成可战之力。”
墨尘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击节赞叹:“妙!太妙了!化繁为简,直指核心!此操典若成,我军战力必能脱胎换骨!”他是带兵之人,深知纪律和阵型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远胜于十个八个匹夫之勇。
苏源也明白了其中价值,这能将有限的武力高效地组织起来!但他也有些疑虑:“如此训练,是否太过…死板?恐失了临机应变之能?”
“基础秩序,是更高层次应变之前提。”云芷淡然回应,“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谈何应变?唯有先将其练成一块铁板,方能谈及其他。且操典并非一成不变,日后可根据实战反馈,持续增补进阶操练科目。”
她看向墨尘和小队正:“即日起,依此操典,选拔青壮,编练新军。首批额度,一百人。墨先生总领训导,队正辅助执行。需严格执行操典标准,我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一月之后,我要看到一支令行禁止、可结阵而战的基础部队。”
“是!”墨尘和小队正齐声应命,尤其是那小队正,激动得满脸通红,感觉终于有了明确的练兵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