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民兵操典(2 / 2)

军事改革,雷厉风行地展开了。

镇外划出了一片专门的校场。第一天,混乱不堪。那些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兵丁乡勇,对于如此刻板、重复、强调绝对服从的训练极不适应。左右不分、步伐错乱、阵型歪扭…笑话百出。

墨尘严格执行云芷的命令,毫不容情。做错动作,罚!记错号令,罚!畏惧不前,鞭笞!他甚至设立了“纪律旗”,违反操典者,不仅本人受罚,其所属什伍皆受连坐!

高压之下,抱怨声四起,但也无人敢公开反抗。渐渐地,在无数次重复和严厉惩戒下,变化开始产生。

士兵们开始条件反射般地响应鼓声号令。

突刺、劈砍的动作变得整齐划一,虽然简单,却带着一种机械性的力量。

变阵的速度越来越快,虽然依旧稚嫩,但已初具雏形。

云芷偶尔会亲临校场,silentobservation。她并不干涉墨尘的具体训练,只是用那双冰冷的眼睛记录着一切:哪种指令容易混淆?哪种阵型转换效率最低?士兵的体能极限在哪里?

然后,她会退回小屋,对《民兵操典》进行细微的修改和优化,甚至重新设计更高效的训练流程图表,交给墨尘参考。

整个练兵过程,如同一场大型的、严肃的工业化生产。输入的原材料是散漫的人力,输出的,则是标准化的、符合要求的“产品”。

苏源有时会来看,看着校场上那支虽然装备简陋、却动作日渐整齐、隐隐透出一股肃杀之气的队伍,心中感慨万千。他再次深刻体会到云芷那套“秩序”理念的强大力量。它或许缺乏激情,却能高效地创造力量。

一个月期限将至。

校场上,一百名选拔出的新兵,已然面貌一新。

他们穿着统一的(albeit破旧)号服,手持制式长矛(newlymadeaccordingto云芷的图纸),随着鼓点进退有序,阵型转换间虽仍显稚嫩,却已有模有样。尤其是那一声声整齐的呐喊和同时刺出的长矛,竟也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

一支崭新的、带有浓厚云芷风格的武装力量,初具雏形。

军事秩序的建立,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墨尘看着眼前的成果,对云芷的敬佩(与忌惮)已达顶点。

此女之能,经天纬地。

而这本薄薄的《民兵操典》,或许将成为未来搅动天下风云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