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花聚顶本是幻,脚下腾云亦非真(1 / 2)

('青羊观,偏殿之中——

其实,按照往常,鹤守道人是不会直接见沈羡的,一句话也就打发了。

但刚刚在薛芷画面前失了面子,正好找了个台阶下,转而去见见沈羡。

沈羡这会儿好整以暇,思量着等会儿的对话,如何让青羊观主帮忙。

以往没发现,这青羊观不管是家居摆设,还是这茶壶里的茶,都是上乘之品。

念及此处,沈羡觉得手中的茶水也没有什么好滋味。

就在这时,青羊观观主鹤守道人走将出来,众人纷纷见礼。

沈羡起得身来,迎将上去,道:“学生见过老师。”

青羊观观主道:“无需多礼,方才听师行说,你有要事相告?”

沈羡道:“老师,学生刚刚从县衙过来,父亲那边儿最近遇到了一些棘手的案子,妖魔邪祟在乡野害人,妖魔善于匿息敛迹,父亲他虽是先天武者,学生素知老师乃有道全真,就想向老师求一两道符,帮助父亲降妖。”

其实,他看鹤守道人平日上课和善,也不像见死不救的。

会不会是因为不喜和官府之人打交道。

毕竟,官府中人煞气重?

鹤守道人听了连皱眉头,道:“沈羡,贫道姑且不说不通降妖除魔之术,就是道门清净之地,也不参与这等污秽妖邪之事,你父亲应该求助官府,贫道爱莫能助。”

沈羡:“……”

有道是听过不等于见过,见过不等于自己亲自遇上。

正如后世所言,人生第一次失望,是从报官开始的。

虽然有失偏颇,但也足以说明那种期待落空的失望。

昨天他还说鹤守道人是有道全真来着。

鹤守道人道:“沈羡,这等事乃是官府职责,青羊观乃方外之地,清修之所,不好参与这等打打杀杀之事。”

沈羡道:“可老师乃是有道全真,举县百姓称颂有加,如大发仁慈之心,靖诛妖邪,也能更得百姓爱戴。”

所谓晓之大义,诱之以利害。

鹤守道人的苍老声音带着几许冷漠:“道人修道,何需如此功利?”

沈羡:“???”

这是什么意思?

晓之以大义,却不识大义,等他诱之以利害,道德大棒反而挥舞过来了。

“那出于本心,老师至纯至真至善,也应该出手降妖除魔,匡扶天下的吧?”沈羡戴着高帽,叙道。

薛芷画在暗中听着,都有些饶有兴致,这人的确是个会说话的。

“妖魔邪祟,盈虚有数,盛衰有常,天道自然,外人不可强加干预,以免气数反噬,至于降妖除魔,匡扶天下,非贫道之本心,昨日那篇《逍遥游》才是我等之本心。”鹤守道人来到窗前,看着庭院中正在随风摇曳不停的荷叶,苍声说道。

其实,如果不是沈羡那首诗,鹤守道人也不会说这么多,只能让人送客了。

因为,沈羡那首诗体现了一种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事实上,嘉靖皇帝就是一心修玄,不问朝政。

沈羡一时间有些麻。

因为,他看鹤守道人表情认真,不似作伪,人家就是这样认为的。

这是理念差异。

沈羡连忙道:“可老师在此,既然听闻此事,说明冥冥之中天数安排,老师如果助学生惩戒妖魔,这也是道法自然,顺应命数。”

鹤守道人:“???”

分明将鹤守道人整不会了。

而松鹤屏风之后,隐匿了身形气息,听了全程的薛芷画,嘴角都抽了抽。

这少年好生会辩论。

沈羡见此,趁热打铁,道:“说明老师的机缘到了,老师平日里从不理会这些凡俗之事,今日一反常态,暗含天行有常,而机缘乃是变数。”

这也是沈羡前世所学的易经变化之理,命运之道,前者依自身性格脉络的常规选择叫命,违背脉络的变数叫运。

鹤守道人眉头皱了皱,道:“你一个黄口小儿,未开天门,也敢妄谈天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