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花聚顶本是幻,脚下腾云亦非真(2 / 2)

他一个第四境的修士,尚不敢知天数,这小儿却在此大言炎炎?

沈羡见此,神色微变,不好言语。

不过,心头对鹤守道人也生出几许恶感。

这是有道全真?这是自私自利的国之蛀虫!

你既修太上忘情之道,那为何不效仿先贤,不食景粟?进深山老林当野人?

为何还要接受世人香火供奉,还有朝廷拨付的道田?

沈羡压住心头翻涌的怒斥之意,道:“老师,圣人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乃是……”

鹤守道人轻轻拂袖,截断话头,不悦道:“今日并非讲课之日,来人,送客。”

说着,鹤守道人不再多说其他,转身离去。

沈羡面沉如水,心头冷笑涟涟。

他本来想辩经,但鹤守道人根本不给他辩经的机会。

这会儿,他深深体会到什么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昨日,老师让学生做道诗,昨日做的不佳,今日就再做一首诗,赠予老师。”沈羡说着,来到一旁的书案,在黄表纸上刷刷写了起来,龙蛇而动,纸上云烟。

“告辞。”

沈羡写完,将毛笔放下,朝着鹤守道人的背影行了一礼,而后转身离去。

而鹤守道人手持一柄银丝拂尘,走到门槛,听到身后少年的声音,脚下顿住,原本如平湖的面容微微一动。

而薛芷画身形一闪,已经拿起黄表纸,轻轻念起了起来。

【天下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远看风摆荷叶,近看病马歇蹄,三花聚顶本是幻,脚下腾云亦非真。大梦一场终须醒,无根无极本归尘。】

一袭红裙的薛芷画,嘴角噙着笑意,说道:“当真是好诗,这要不是亲眼见一个少年所写,某还以为是哪位第八境的仙人所写的呢。”

不想小小的谷河县,还有这等少年俊彦?

天下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般雄阔的气象,如是太后见之,必定爱甚,细细赏玩。

病马歇蹄,究竟谁是病马?骂谁呢?

三花聚顶……脚下腾云,更是用真假之辨来对某些仙道中人的怒斥。

可以说,这首诗,或者说诗词的组合,将天下之事与道家的长生逍遥完美融合,以天下苍生为念,指出所谓的《逍遥游》不过是幻梦一场,最终无根无极,归于尘土。

薛芷画身为京都高门子弟,薛国公之后,从小被精心培养,又接触顶层,如何不知这首诗的意象?

鹤守道人此刻也怔怔呆立在原地,细细品味着沈羡遗留之诗,面色变幻,道心心湖内就泛起圈圈涟漪。

这是嘉靖皇帝最后落幕之时的诗句,最后两句在电视剧中并未出现,却更增添了几许帝王落幕时的悲凉。

有什么比登极一国的一国之君,在万年求长生无望,发现幻梦一场时的感慨,更具冲击力?

可以说,这等御极一国,登临九州万方的人皇心境,远远非一个想要化凡通神的第四境道人可比。

长生,逍遥游,终究不过幻梦一场!

最后似乎印证着昨日的《庄周梦蝶》。

可以说这是一首嘲讽度拉满的道诗,与昨日自诩逍遥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背后是一位曾经执掌亿万黎庶苍生的帝王,他人生的演绎。

愈是修为精深的道人,愈是感受到其中的历史厚重和人道沧桑。

于无声中见雷霆!

薛芷画越看这首诗,越是喜欢,打算拿回去慢慢赏鉴,说道:“前辈,这首诗不妨送我如何?”

鹤守道人恍然回过神,悠悠道:“你既喜欢,拿去就是。”

薛芷画喜滋滋收了,飘然出了青羊观。

待薛芷画离去,鹤守道人也抚去了道心之湖上泛起的圈圈涟漪。

“我有三德,曰勤,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鹤守道人的声音在青羊观响起,苍老而腐朽,似在无力地反驳。

唯有偏殿中的太清道祖,几案前的三足青铜香炉,几缕青烟袅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