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村里人的打探(2 / 2)
同伴也是一脸懵:“听弗懂,好像不是江对面安徽话,也不是苏北话,更弗是河南话……隔得远嘞。”
沟通完全失败了。
这时,一个老妪好奇地指着林家人正在晾晒的干粮,一种北方常见的、厚实的死面烙饼,问道:“格是啥饼?厚得来,像砖头一样,弗像咱们咯米糕。”
李氏没听懂问话,但看懂了手势,以为是问吃的,便拿起一张饼,努力挤出友善的笑容,递过去,用带着浓重定州口音的话说:“婶子,吃饽饽不?俺们那儿的干粮,抗饿!”
“勃勃?”老妪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下意识后退一步。在吴语里,这发音可不算好词。她嘟囔着:“弗吃弗吃,吓人倒怪咯。”
另一个村民则注意到了林家男人修补屋顶用的工具和手法,跟他们本地常用的不一样,便大声比划着问:“喂!你们用那个家什……做啥用场?牢不牢靠?”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指着屋顶,做出敲打的姿势。
林大勇看懂了手势,以为在质疑他们的手艺,有点着急,用定州话嚷道:“咋不牢靠哩?俺们那儿都这么修房!结实着咧!”他还用力跺了跺脚,展示脚下的地面。
他这一嚷,声音粗犷,语气急切,配上北方人相对高大的身形,反倒让那几个村民误会他是在发火吵架,顿时都警惕起来,气氛一下子有些紧张。
“嘿,格家人火气蛮大嘛!”
“就是,好好问伊,凶啥西!”村民们低声议论着,脸上的好奇变成了些许不满和戒备。
林四勇一看不好,赶紧拉住林大勇,再次用官话努力解释,脸上堆满苦笑:“诸位乡邻莫怪!莫怪!家兄并非有意,只是言语不通,心急所致!我等绝无恶意!绝无恶意!”
然而,他的官话对于这些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湖州的村民来说,依旧如同鸡同鸭讲。双方只能靠表情和手势勉强猜测对方的意思,误会反而越来越深。
就在这时,里正背着手溜达过来了。他一看这场面,就明白了***分,不由得笑骂了一句:
“围在这里做啥?看猢狲出把戏啊?都散了散了!这是新来的林家,从河北那边来的,说话你们听不懂,他们也听不懂你们的话!以后就是一个村的人了,有的是工夫慢慢看!”
村民们见里正发话,这才嘻嘻哈哈地、一步三回头地慢慢散去,但目光里的好奇和议论却丝毫未减。
里正转头对一脸尴尬和无奈的林四勇说:“看到吧?这就是第一难。你们这口音,隔着千山万水。以后打交道,且得费劲呢。赶紧学着点咱们这儿的话吧,不然买根针都说不明白。”
林四勇把家人召集起来,低声道:“大家都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往后日子长着呢,语言不通是个大麻烦,大家要尽快学着听本地话。”
林岁安默默站在一边,她听懂,挺亲切的语调。她不能说自己能听懂,可以表现得学习快,先带着几个哥哥姐姐学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