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林四勇的决定(2 / 2)
“留在村里?”林大勇有些不解,“四弟,你这秀才功名,留在村里岂不是可惜了?”
“大哥,听我说完。”林四勇眼神锐利,“留在村里,并非只是种地。我要做的,是成为咱们箬溪村,乃至这西乡几个村子,‘离不开’的一个人。”
“第一,我可以协助里正,处理一应文书往来、田亩登记、赋税核算之事。这其中关节甚多,做好了,里正轻松,村民便利,咱们林家在此地的根基也能更稳。”
“第二,我可以为周边乡邻代写书信、契约、诉状,解读官府的文告。这不单单是赚几个润笔费贴补家用,更是结下善缘,让家家户户都承咱们的情。这人情,比银子金贵。”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压低了声音,“咱们家垦荒、买牛、置办产业,日后与外界打交道的地方越来越多。有我在村里居中协调,熟知律例条文,便能最大程度护得家业周全,不至被人蒙骗欺生。咱们林家,需要有一个能‘说得上话’、‘懂得起规矩’的人扎根在这里。”
他看向父亲和兄长们,语气诚恳:“去县城教书,不过是得些束脩,于人脉、于家业并无太大助益,反而将咱们家最大的优势,我这个秀才,白白放在了外面。而留在村里,看似屈才,实则能将这功名的用处,实实在在地扎进土里,惠及全家,惠及整个宗族。这,才是眼下最踏实、最有利的路子。”
一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明,完全是从家族长远利益出发的深思熟虑。
堂屋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噼啪作响。
林老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精光,他缓缓点头:“四勇思虑得是!看得远!秀才功名是虚的,能用在实处,护住家业,才是根本!我赞成!”
林大勇也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没错!是这么个理儿!有四弟在村里支应着,咱们心里都踏实!种地干活我们来,外面那些弯弯绕绕的事,就靠四弟了!”
林二勇、林三勇也纷纷点头称是。他们或许不懂太多大道理,但四弟说的“护得家业周全”、“让人承情”,他们听得明白,也觉得无比在理。
林四勇见家人都支持,心中一定,脸上露出了沉稳的笑容:“好,既然爹和哥哥们都同意,那便这么定了。明日,我便先去寻里正说道说道,先从帮他处理些文书开始。”
计划已定,林四勇感觉肩上的担子方向更加明确。他会此番规划也是得益于箬溪村的里正就一个儿子,而此人在县衙当监税,专负责商税的一个职位,这也是北地没有的。而里正管理的不止是箬溪村,还有一个上箬村跟下箬村,三个村子加起来有将近一百一十户。这三个村子相隔就两三里距离。
里正一人根本忙不过来,他知道的是这三个村子加上他就五个秀才,有两个准备往上考一考,还有一个已经在县里谋了个差事,另外一个老秀才现在是村里的乡绅。
箬溪村聚居的大部分是周姓族人,还有少部分其他姓。上箬村聚居的大部分是赵姓族人,小部分是陈姓、孙姓。下箬村聚居的则大部分是王姓族人,还有一些其他杂姓家族。但是即使这样,他们都是在这片地界立足上百甚至几百年的。可想而知,林家的这二十几口人想在江南这家族聚居的村子中占有一席之位会有多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