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1 / 1)

自从陈明遇担任睢阳卫右千户以来,陈明遇就发现,整个睢阳卫已经烂透了,拥有八万七千余名军户的睢阳卫,仅剩十一万多亩军田,其中七成都是旱田和劣田,亩产不过一石,就算风调雨顺的年景,了不起亩产一石五斗粮食。

在这种情况下,陈明遇非常清楚,想依靠屯田,无法养活他的这些军户,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展工商业。

作为一个军阀,如果没有能力解决麾下的钱粮问题,这样的军阀,是不称职的军阀。陈明遇选择利用右千户所的军户里的人才,利用的他们的技术,发展工商业,他在马牧成立了兵工厂、负责生产刀、枪(槊)、火铳、火炮以及铠甲,连带着生产军装、被褥等工厂。

马牧百户所其实并不是一座单纯的兵工厂,而是以兵工厂为主,涉及了以纺织、缝制、机械加工为主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厂。

当然,木兰百户所以烧制砖瓦为主,也包括了陶罐、粗瓷(归德府境内没有上好的高岭土,有也非常分散),还包括陶制的炉胆、陶制的煤球炉壳,形成了以烧制为主的产业群。

卢场百户所则是以马车打造、门框、门窗、家具、木盆、木桶为主的木器加工产业集群,现在卢场依托着沱河的优势,甚至已经打造出了四艘百料平底船,可以承担着原材料运输等工作。

陈明遇这些产业群,以自己消化为主,打造的木器也好,家具也罢,包括马车或架车(人力双轮车)或独轮车,并没有对外销售,可事实上,陈明遇已经拥有了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工厂,产业工人超过八千人。

汤雨棠虽然派人了解过陈明遇的基本情况,可事实上,无论是马牧百户所、还是木兰百户所包括卢场、以及现在的胡庄,她的人根本就进不去。

陈明遇担任睢阳卫指挥的时候,为了保住他的秘密,在内部设立了举报制度,但凡举报对方泄密,或者是吃里扒外,一旦查实,举报者可以得到一块饼子、粮食、银子的奖励,而且上不封顶。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袁可立也不了解陈明遇的真正底细。更别提汤雨棠了,她能够了解的,只是陈明遇与四个女人关系不错,分别是王微,这是陈明遇的如夫人,苏家姐妹,还有邢巧儿。

天地良心,陈明遇一直以为,邢巧儿与高杰有奸情,他甚至还给高杰创造机会,就连给睢阳军军官分配的住宅,他也安排高杰与邢巧儿为邻居,邢巧儿与高杰一样,都是起义反正的,陈明遇也没有剥夺了邢巧儿管理的权力,而是让她与王微配合,负责管理纺织厂。

大明虽然民风比清朝开放得多,可依旧无法与后世相比,现在马牧所的纺织厂,清一色都是女工,有流寇俘虏的女卷,也有军户的妻女,她们在纺织厂工作,可以赚一份钱,实际管理人员就是邢巧儿,王微只是负责管理账目。

不过邢巧儿可以出入陈明遇后宅,当然也包括苏三娘和苏孟娘,她们姐妹负责的则是济世堂的业务。

然而,在汤雨棠眼中,她们四个都是陈明遇的女人,特别是苏孟娘和苏三娘,明显还是云英未嫁之身,通过苏三娘和苏孟娘姐妹,汤雨棠判断,陈明遇不是一个好色之徒

当然,汤雨棠不知道的是,陈明遇其实是一个俗人,他穿越以来,一直各种事情不断,陈明遇从来没有好好享受封建时代贵族的生活。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误会。

这段时间以来,袁可立可算是为了陈明遇的婚事问题,操碎了心。

别看陈明遇现在是睢阳卫指挥使、兼宣武军总兵,负责河南剿匪事,官居正二品。可问题是,陈明遇不是地主,也不是进士,他也不是世袭武官。

想要给陈明遇在归德府境内,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别看归德府四大望族八大家,并不缺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八大家之一的叶家,叶延桂是袁可立的学生(袁可立担任过会试官,按照习惯,袁可立是叶延桂的座师)。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