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1 / 1)
袁可立也曾想撮合叶家与陈明遇联姻,只是非常可惜,叶延桂现在官运亨通,他从山西参政(三司之一,正省级官员),年初,他又以副都御史衔,任大同巡抚。叶延桂可是正牌进士出身,又是大同巡抚,自然看不上陈明遇一介武人。
叶延桂以小女年幼,暂时不考虑婚嫁,婉拒了袁可立的美意。虽然叶家不同意,可其他家族倒是想与陈明遇联姻,可问题是,其他家族多少都有问题,袁可立不愿意做恶人,他可是非常清楚,八大家之一的杨家,现在已经树倒猢狲散,一地鸡毛。
直到汤雨棠出现,其实睢阳汤家与归德府汤家已经分家了,事实上,整个归德府却没有人认为睢州汤家是独立门户,归德府汤家的家主汤契祖一直利用汤家归德府四大望族之首的影响力,帮助汤之信。
要不然,汤之信一介白身,无权无势,他那些家财,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汤雨棠倒是一个良配。
袁可立白捡了一个媒人,于是自亲前往汤家,代表陈明遇与汤雨棠商议婚事,大明成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三媒就是男方媒人、女方媒人,还有中间媒人,袁可立担任男方媒人,而女方媒人汤家找了吕知思担任女方媒人。
吕知思则是吕坤的次子,吕坤是大明前刑部尚书,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以刚正不阿闻名,吕知思继承了吕坤的衣钵,曾担任户部郎中,他生性淳厚,尊老爱幼,以德行著称乡里。
中间媒人,自然落在了归德府知府高宏图的头上,也算是给足了汤家面子。
袁可立非常高兴,三位媒人都是熟人,而且以袁可立辈分最高,名声最大,汤家虽然感觉陈明遇的门第略低,可汤雨棠以商贾的身份,双方倒也契合,最关键的是,当事人已经同意了。
纳采、问名、纳吉几乎在三天之内完成,最终第四步,就是纳征,也就是俗称的过大礼,陈明遇感觉人家汤雨棠已经拿出了三十万两银子的嫁妆,自己如果小气,也说不过去。
袁可立看着陈明遇送来的聘礼时,有些苦笑不得,陈明遇倒没有送多少两银子,而是专门从后世,采购一批新宣纸。
宣纸在后世其实并不算贵,陈明遇购买的是普通宣纸,七十五块钱一刀,他一次性购买八千刀,每刀就是三公斤,也就是足足两万四千多公斤。
陈明遇花了不到六万块,可问题是,这些宣纸放在大明,足足价值四万多两银子,加上八十八两八钱黄金,六担聘饼(馒头)、海味、三牲之类的礼物,足足价值五万多两银子,面子里都有了。
就在袁可立帮忙为陈明遇下聘的时候,陈明遇并没有安心在家里等着做新郎官,而是带着睢阳卫军官们,走遍了睢阳卫的四十二个屯田百户所。
以前陈明遇可没有关注这些事情,可现在他是睢阳卫指挥使,虽然朝廷从来不拿军户们当人,可陈明遇不能不管这些军户,这些军户也是他的兵,也是他的嫡系人马。
睢阳卫的军户,只要老老实实不折腾,陈明遇不介意给他们一口饭吃,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睢阳卫军户们,已经老实多了。
随着天气转暖,冰雪融化,陈明遇召开了睢阳卫军官们的会议,此时的睢阳卫已经没有了多少世袭军官,唯一幸存的两位,分别是睢阳卫指挥同知刘焕和叶慎行,他们俩没有跟着周鼎投靠张献忠,也躲过了一劫。
其他军官,都换成了陈明遇的心腹,原右千户所镇抚(从六品)赵延宗,晋升为睢阳卫镇抚,高杰、陈国栋、方思明、王铁柱晋升为睢阳卫指挥佥事,领正四品实职。
当然,睢阳卫只负责屯田,这指挥佥事也都是虚职。
真正负责干活的人,是宣武军参军牛金星、赵延宗,还有叶慎行和刘焕。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