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妈的,这天是彻底聊死了呗?(1 / 2)

('嬴政目光灼灼地盯着肖燃,他将肖燃带在身边,悉心培养,不就是为了锻炼肖燃对江山社稷、对黎民百姓的敏锐洞察力和责任感吗?

如今看来,肖燃的优秀程度似乎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我大秦帝国的根基,究其根本,还是建立在农业之上。”

“臣以为,只要能将农业这件根本大事抓好,大秦的统治就会更加稳固……”肖燃缓缓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此刻已经听出来了,肖燃这番话似乎是意有所指,话里有话啊。

他沉声问道:“子正,你可是还有什么良策?”

站在一旁的公孙腾立刻竖起了耳朵,他心中感到越发震动,不仅仅是因为肖燃在始皇帝面前表现出的那份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气度,更是因为始皇帝对这个少年异乎寻常的态度……

肖燃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农业之事,关键在于‘人’和‘田’。”

“臣刚才提出的堆肥、沤肥之法,可以有效增加田地的肥沃程度,这是解决了‘田’的问题。”

“现在臣又想起一样东西,或许可以大大提高农耕劳作的效率,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

他选择在这个时机,在始皇帝面前阐述这些观点,正是希望能够推动大秦帝国进行必要的转型。

大秦能够成功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核心制度,便是那套严苛而有效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然而,如今六国均已覆灭,天下归于一统,大秦国内尚存的大量冗余军队和士卒,将逐渐成为国家沉重的负担。

而以军功授爵为核心的制度,在和平时期也失去了其原有的激励作用和现实意义。

统一六国固然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伟业,但如何有效地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使其长治久安,同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仅仅依靠战争和武力,是无法长久维持一个强大帝国的繁荣与稳定的!

“还有一样东西?”公孙腾此刻比嬴政还要激动,他那张粗犷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兴奋,目光灼灼地盯着肖燃。

“快,快讲给吾听听,到底是什么神物?”

嬴政相比之下则要平静许多,他带着欣慰的目光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子正,你所说的究竟是何物?”

肖燃沉声说道:“陛下,臣所言之物,乃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式农具,此物名为——曲辕犁!”

“曲辕犁?!”嬴政和公孙腾同时一愣,都有些茫然地看着肖燃。

即便是对农耕事务相对了解的公孙腾,此刻也是搜肠刮肚,也想不出这“曲辕犁”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问道:“小子,你说的这个曲辕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肖燃眨了眨眼睛,“陛下、上吏稍等片刻,待我将此物的图形绘制出来,二位一看便知……”

说完,他便找来一块质地较好的绸缎,提起笔,开始在上面绘制起来。

毕竟,用竹简那种载体来绘制复杂的图形,实在是不太方便发挥。

片刻之后。

肖燃停下笔,将手中绘制好的绸缎递给嬴政和公孙腾二人。

“此物,便是曲辕犁。”

“这种曲辕犁不仅结构轻巧,而且使用起来十分灵活,非常适合在田间地头转弯和调换方向,便于农人操作。”

“其耕作效率极高,同时还能大大节省人力和畜力。”

“若是有百亩良田,无论是人手一个曲辕犁进行耕作,还是使用耕牛来牵引,其整体耕作效率,足以比现在提高四到五倍不止!”

这个时代的农具还相当原始和简陋,就连结构相对简单的直辕犁也才刚刚出现雏形。

更多时候,农民们使用的还是像耒耜、石犁、木锄之类的原始工具。

用这些工具在田地里耕作,其效率可想而知是相当低下的。

而若是曲辕犁这种先进农具能够被发明并推广开来,那将是农业生产工具的一次巨大飞跃,效率提高四五倍,也仅仅是肖燃比较保守的估计。

嘶!

公孙腾闻听此言,顿时又倒吸了一口凉气,铜铃般的大眼睛瞪得溜圆,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极度的震惊。

“当真?!小子,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如果真能像肖燃所说的那样效果惊人,那这种曲辕犁对于大秦帝国而言,简直不啻于一件改天换地的神器!

以往耕种田地,往往因为地广人稀、工具落后,需要全家老小齐上阵,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勉强将土地耕完。

若是有了曲辕犁,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耕作工程量,或许就能缩短到短短六七日,这简直如同神助一般!

一想到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成为现实,公孙腾便不由得感到头皮发麻,震撼不已。

就连一向沉稳的嬴政,此刻也感到自己的呼吸变得有些粗重起来。

他强行抑制住内心翻涌的震撼情绪,目光定定地看着肖燃。

“子正,此物……你是如何想到的?”

肖燃脸上不动声色,从容回答道:“臣以前在家中田地里劳作时,家祖父年事已高,耕地之时显得颇为吃力。”

“那时候,臣便时常在想,若是能够制造出一种既省时省力,操作又简单方便的新农具就好了……”

“后来,偶然见到了当时已有的长犁,便想着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进,又综合了其他一些耕作工具的优点,经过反复琢磨和尝试,最终便构思出了这曲辕犁的样式……”

他早已为曲辕犁的来历想好了一套合情合理的解释,此刻说来脸不红心不跳,神态自然,看不出有半点编造谎言的样子。

公孙腾听完,连连赞赏道:“果然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祖父能有你这样一个聪慧又能干的孙子,也该能安享晚年了。”

肖燃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家祖父……已经过世了……”

公孙腾:“……”

他干笑了几声,连忙打了个哈哈,试图挽回尴尬:“呃,那孝顺你的父亲母亲也是一样的道理嘛。”

肖燃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启禀上吏,下吏乃是孤儿……”

公孙腾:“……”

他妈的,这天是彻底聊死了呗?

闻听肖燃自陈孤儿身世,嬴政喉间不禁逸出一声轻咳。

他解释道:“子正幼年便与双亲失散,由其祖父一手带大。”

公孙腾略显局促地揉了揉鼻尖。

他原本仅是出于礼节性的问候,未曾想竟句句戳中了对方的伤心事。

此举着实有失分寸。

但他亦非小肚鸡肠之人,当即拱手作揖:“子正,是吾言语不当了……”

肖燃轻轻摇头,稚气未脱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认真之色。

“上吏所言甚是,百善以孝为先;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倘若将来有幸寻回父母,定当倾尽全力侍奉,以免留下终身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此言令嬴政心头猛地一颤,眼眶微热,一股暖流悄然淌过心间。

这话他并非初次听闻,然此刻由亲子口中道出,滋味却大不相同。

明明是无辜受累被掳,飘零于市井之间,饱尝世间苦楚,却依旧对生身父母满怀感念。

这,便是朕的燃儿啊!

一时间,嬴政心中百感交集,仿佛打翻了五味瓶,诸般情绪汹涌而至。

肖燃这席话,纵是公孙腾这等惯于沙场的硬汉,亦深受感触。

他喟然长叹,“好小子,年纪虽不大,却已博览群书,更能将圣贤之道存于心间;你那双亲若知晓儿子这般有出息又明事理,想必心中亦会无比自豪吧!”

一旁的嬴政闻言,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欣慰之情。

他早已过了闻誉则喜的年岁,然公孙腾对他的小十九赞不绝口,却着实令他内心欢悦且自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